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 
寺院介绍
寺院介绍
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
发布时间:2025-04-13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图1)

 

今年欣逢闽南佛学院百年华诞,怀揣感恩之心回首往昔,那段曾经在妙湛老和尚谆谆教诲下孜孜求学的日子始终铭记于心,仿如就在昨日。闽南佛学院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老的苦心孤诣,以及他数十年如一日对佛法教育的不懈坚守。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他始终以弘扬正法为己任,为无数学僧照亮了一条学佛修行的道路。

1925 年,国家正处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局中。会泉法师克服种种困难,于厦门南普陀寺创办闽南佛学院,首创“丛林办学院”之先河如在佛法暗夜中擎起一盏明灯,为佛教人才的培养开辟了崭新道路。1927年,太虚大师出任闽南佛学院院长,引入现代学科体系,人间佛教思想,恰似春风化雨,为学院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934年,弘一师增设佛教养正院培育僧格,太虚大师一同奠定了“悲智双运”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犹如坚固基石,让学院在佛法传承之路上稳步前行。

1937年抗战爆发,厦门沦陷,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被迫停办。其间,闽南佛学院曾于1941年和1943年两次复办,但因战乱及寺院经济拮据,最终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停办。

1979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落实宗教政策,南普陀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南普陀寺拜访妙老,恳请他出山重振佛教。妙老心怀慈悲与担当,毅然开启了他弘法利生的伟大事业。他发大愿全面重修南普陀寺,先后修缮了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殿、法堂、钟鼓楼等殿堂,重塑四天王和十八罗汉像。每一处殿堂的修缮,每一尊佛像的重塑,都饱含了妙老对中兴教的期待以及对弘法育才的冀望

1980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来厦门视察南普陀寺,期望妙老复闽南佛学院和佛教养正院。在赵朴初会长和正果法师的鼓励启发下,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宏船法师的支持下,1981年上半年,妙老首先复办佛教养正院。至此,这所由弘一师当年在南普陀寺创办的学院,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佛教养正院复办培养佛教弘法僧才的消息很快见诸报端。当时,年仅28岁的我在浙江宁波天童寺刚出家不久,于寺院中看到中国佛教《法音》杂志上刊登的这则消息,心中顿时涌起无限欢喜。和我一同出家于宁波天童寺的诚信法师,以及后来至天童寺的安景法师、了我法师、宗观法师,也都对前往佛教养正院求学心生向往

1981年10月,我们满怀向道之心,结伴来到南普陀寺学。当时,佛教养正院办学条件简陋我们五人只能共住南普陀钟楼下的一个房间里。此后的三十多年中,我便长住于南普陀寺,完成了从求学到教学的人生蜕变。以此因缘,我有幸得以亲近妙老,见证闽南佛学院的复兴。


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图2)


佛教养正院复办后,妙老广邀贤才,为养正院学僧授课,其中就包括其同参明心法师、见性法师,以及四川心月法师,上海智敏上师、觉醒居士、张必仁老师等。见性法师讲解《佛教三字经》引领我们初窥佛法的门径;心月法师讲授《百法明门论》,让我们对佛教的名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智敏上师阐释《俱舍论》,使我们得以洞察佛教教义体系中宇宙观、人生观与修行方法的精妙幽微;明心法师讲《劝发菩提心文》,激励我们起无上菩提心,慈悲济世;觉醒居士传授佛门梵呗,使我们的身心在梵音中得到净化;张必仁老师《古文观止》,让我们领略中华文化与佛法交融的魅力湖南的禅道法师为监学,时刻督促我们精进修行。


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图3)

起初我们学僧只有十个人,后来慢慢增加到三十多人如广东汕头的光镇、光明,福建福安的向学、达常、妙法、德辉、净雄、德胜,莆田的妙敬、妙虚、定恒、文富、文明,妙虚,晋江的真忠、真心、理任、理务,湖南的圣辉、圣如、妙藏,宁夏的宗观山东的海印江西的向理、向庆,陕西的能元等,和我们一样,都是养正院的第一期学员。

当时,我们没有专用的教室,南普陀寺的法堂便是我们学法的道场;佛学教材极为匮乏,我们便亲手刻蜡板印教材后来,我们发现厦门佛教协会有一台铅字打字机,我和诚信等同学便利用课余时间,打印《俱舍论颂疏》等资料,作为教材分发给学员们。每一张蜡板的刻制,每一页教材的打印,都凝聚着我们对佛法的渴望与追求。

1984年,筹备复办闽南佛学院的条件已然成熟,经厦门市政府批准,闽南佛学院复办被提上日程当时,学院院务委员会率先成立妙老担任院长,莆田广化寺圆拙法师、蔡吉堂居士为副院长,梦参法师为教务长,吴昭仁居士为办公室主任

1985年元月,由赵朴初会长亲笔题写的金字牌匾庄重地挂在南普陀寺罗汉堂旁边的大门上。其上的“闽南佛学院”五个大字熠熠生辉,彰显佛教高等学府的庄严与殊胜。妙老请圆拙法师、梦参法师等人与学僧一起牌匾下合影留念。那一刻,学院中兴的时刻被永远定格


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图5)


也就是在这一年,佛教养正院归并闽南佛学院,作为学院附设的初级文化班,招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僧、尼入学,为闽南佛学院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佛学素养的预备人才。学习成绩特优的养正院学生,可跳级升入佛学院预科班学习。

很快,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都进行了招生。经统一考试闽南佛学院录取男女二众预科班学僧八十多人诚信法师考试成绩全院第一,我则是第十佛教养正院录取男女两众学僧五十多人。当时,院的学制都为两年,男众部设在南普陀寺内,女众部设在万石公园的万石莲寺内。男众预科班学僧在南普陀法堂上课,男众养正院学僧在功德楼上课,女众预科班学僧和养正院学生都在万石莲寺上课。


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图6)


同年底,东沃小学搬出南普陀寺妙老便在学校原址盖教学楼、学僧宿舍和太虚图书馆。

闽南佛学院复办后不久,全国各地的学纷至沓来。妙老心怀慈悲,为了佛教事业的发展,希望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因而有求必应。他先让求学者住下来,插班到养正院学习,考察他们的道心,然后又他们介绍师父,他们落发出家,并引导他们学习教理。当时,男众预科和养正院的数十名学僧一起打通铺,住在南普陀寺的功德楼上。女众部的学僧也是“人满为患”,万石莲寺住不下,便借用天界寺妙法林寺,以及其他的小庙

学僧数量的增多,导致师资严重匮乏。妙老深知,佛教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佛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僧的戒律操守和正信,同时也要融入现代教育元素,让学僧能适应社会发展,故而他千方百计想办法,既请有教学经验的法师和居士来院宣讲佛学,鼓励学僧们严持戒律,起信发愿,也请厦门大学的退休老教授和厦门各高校的老师院教授文学、哲历史、艺术等课程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方兴老师顾兴根老师、顾康严居士修文法师,浙江嘉兴单培根居士苏州惠庄法师、向上法师四川贾题韬教授贵州田光烈教授,以及宏觉法师、永定法师、吴昭仁居士、吴源俊居士,乃至中国佛学院第一届毕业生,诸如界静法师、圆智法师、济群法师、湛如法师、海如法师都是在这一时期陆续应邀前来讲学。

此外,妙老还提出“学长教后学,大班带小班”的教育思想。基于这种思想,我和诚信法师作为养正院第一届毕业生,被从预科班抽调出来,到养正院课。

正是得益于妙老的高瞻远瞩与无私奉献闽南佛学院学风日隆,人才辈出1987年,闽南佛学院第一届预科学员毕业1989年闽南佛学院第一届本科班学员毕业。此次毕业的本科生共五十多人学院办学成效日益显著。


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图8)


也就是在此期间,即1988年,梦参老法师受美国万佛城宣化上人邀请,赴美弘法,学院教务长一职无人接任。于是,妙老便我暂时代理,处理学院日常教学事务1989年,妙老正式任命我为学院教务长。1990年受福建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表彰,被评为先进教师获颁证书。1991年在开展宗教界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中,我被厦门市宗教事务局评为先进个人。这一切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佛法的加持妙老的悉心栽培。


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图8)


亲近妙湛老和尚,见证闽南佛学院复兴(图10)


1993年,前来学院报考的女众学僧很多,妙老当即决定特别增设一个女众本科乙班,并将南普陀寺禅堂的底层房间班学僧的住所,同时又把禅堂前的阅览室改作教室。当时,女众学僧众多,分散在三个寺院学习,导致管理上有诸多不便。后来因缘殊胜,幸得台湾悟因法师、新加坡居士的慷慨资助,得以在金榜公园内的董内岩创建女众部,作为学院女众学僧专属的清修道场。这也是如今紫竹林寺的由来。

此外,妙老还倡导“学修并重”,强调学习佛法知识要与实际修行实践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他深知身体乃修行之基,唯有良好体质,方能承载佛法之重。故而,他鼓励学僧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此,他特意聘请河南陈家沟陈万义教练来院教授学僧们太极拳,让他们在太极拳一招一式中体悟刚柔并济、阴阳调和之理。

犹记得妙老手执拐杖到学僧宿舍赶学僧们上殿的场景,如今想来依然备感温馨。当时,妙老每天早晨都起得很早,坚持与常住执事、僧众、学僧一起上殿过堂。有些学僧偶尔偷懒,听到钟声后依然赖床。妙老就站在方丈楼上眺望学僧房间,看见有房间灯还没亮,就大吼:“开灯、起床、上殿!”有时,他还拿上拐杖到学僧宿舍“登门拜访”。早餐过后,妙老又经常和学僧们一起打扫寺内卫生,等学僧上课后,他才去建筑工地察看建设情况。虽然妙老对学僧们要求严格,但他那处处以身作则、时时谆谆教诲、事事有求必应的品格深深为学僧们所钦敬,大家都称赞他是活菩萨。

再后来,学院规模日益扩大,学僧求学往来频繁,妙老还遵循倓虚老法师、来果老和尚的遗风,让学僧们就地参学,同时广邀德高望重的长老、学者来院授课,其中就包括茗山法师、林子青、虞愚、南怀瑾、游祥洲、徐恒志等一众知名人士。

1995年12月19日,妙老于南普陀寺安详示寂,享年86岁,僧腊56夏佛教界中的一颗巨星陨落一时间,南普陀寺内缁素同悲,四方信众皆沉浸在无尽哀恸之中。

妙老之后,圣辉、则悟两任院长不懈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形成“本科 - 研究生 - 国际班”多层次培养体系,为学僧们搭起一座继续通往佛法智慧巅峰的阶梯,让无数学僧得以拾级而上

由于妙老的不懈努力,闽南佛学院得以复办逐渐发展壮大,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佛教界绽放耀眼的光芒。学院提倡学修并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弘法僧才他们如星星之火,遍布海内外,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如今,闽南佛学院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佛教学院。相信在未来,它还将培养出更多的佛门龙象,为末法众生照破无明的暗夜,帮他们走向觉悟的彼岸。

 

雁荡山能仁寺 了法

2025年4月10日


相关内容